如果有人问,在古代,最具有魔力的东西是什么?想必很多人都会想到镜子,在中国有照妖镜的传说,人们认为修炼成精的妖怪在照妖镜前就会现处圆形。无独有偶,古埃及人也崇拜镜子的魔力,在重视亡灵世界的埃及人眼里,镜子是必不可少的陪葬品。在古埃及语中,镜子“ankh”一词也带有“生命”的意思,人们会将镜子放置在木乃伊的绷布层中、放置于死者的头部、胸部、手中或两膝间。
古埃及人信奉太阳神“Ra”,壁画中的太阳神是鹰头人身形象,鹰头上方顶着的是圆形的太阳圆盘,但也有学者认为太阳神头上的是镜子。
中国制作镜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。在铜镜尚未流行之前,人们也用青铜鉴照面,所以古人也称镜子为“鉴”。
吴王夫差青铜鉴,吴王夫差鉴或许曾映照过宠妃西施倾国倾城之容,也见证了历史的兴衰:春秋后期吴国国力开始强盛。公元前506年,吴王阖闾一度攻破楚国,其子吴王夫差又曾战胜越国,迫使越王勾践屈服求和。在献上了绝世美女西施后,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马夫。在卧薪尝胆、忍辱负重二十年后,勾践回到越国,他任用贤臣,发展生产,东山再起。用了9年时间灭掉了吴国。
青铜镜子一直是古人最常见的生活用品,这与西方的玻璃镜子不一样。直到清代中晚期以后,伴随着玻璃镜子的传入,铜镜才逐渐被玻璃镜子取代。
(宋) 苏汉臣,《妆靓仕女图》,中国古代使用的青铜镜子,镜背往往装饰精美
(宋)王诜,《绣栊晓镜图》,青铜镜子。青铜镜子容易锈蚀,使用前需要打磨。
玻璃镜子是在13世纪由德国人发明的,15世纪流行的是凸面镜子,16世纪平面镜子产生,威尼斯成为制镜中心。
(尼德兰)扬.凡.埃克《阿尔诺芬尼夫妇像》局部,凸面镜子
提香,《梳妆的维纳斯》
汉代是铜镜艺术发展的高峰,汉镜一般不大,通常直径在15厘米左右,小的直径甚至不足5厘米。汉代的铜镜生产,有专官进行管理,许多精致的铜镜都是少府尚方的产品。但到了东汉中期以后,私营手工业发展起来,私工铸镜的水准也得到迅速提升,有些镜子上有铭文“缑氏作镜真大巧”之类的广告语。
汉代铜镜的特点是:体薄、平边、圆纽、装饰程式化。
鎏金规矩纹镜:规矩纹即“TLV”纹,这种纹样也出现在汉代流行的博戏的棋盘上,汉人认为,规矩纹组成的是一个象征天地的图案。
汉代TLV镜TLV可以单独组成图案,也可以跟神人禽兽等组合图案。该镜铭共53字,有“中国大宁,子孙益昌”、“圣人之作镜兮,取气于五行”等语。汉代工艺美术品上常常有铭文,铭文上面有对家族和国家的美好寄语,常见的还有“家常富贵”镜。
吴向里柏士作车马神人铜镜:四乳钉将镜面纹饰分为四区,分别为东王公趺坐、西王母赏乐,四马驾车、狩猎图。其中狩猎图表现的是二勇士跨马并驰,一人手持长矛回首刺一翔龙,另一人则弯弓搭箭,回射一奔跑猛虎,这样的题材表现了勇士与神兽的抗争。东王公与西王母是道教的神仙。
在所有西汉铜镜中,最神奇的当属“透光镜”。透光镜堪称大汉黑科技之一,古人称它为“幻镜”,外国人称其为“魔镜”。但是透光镜制造方法在宋代就已经失传,一直到上个世纪,人们才发现透光镜的秘密。
魔镜藏着什么秘密?
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中记述“世有透光鉴,以鉴承日光,则背纹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,了了分明。这就是透光镜的秘密。
透光镜的外形和普通镜子一样,但是当光线照在镜面上时,镜面相对的墙上会映出镜背的花纹影像!
魔镜为什么会透光?原来铜镜在制作时产生铸造应力,在研磨时又产生压应力,因而使镜子面产生与背面花纹相应的曲率,引起透光效应。当然,实际上,透光镜的制作工艺远不止这么简单,古人远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,这就是大汉黑科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