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11年辛亥革命後,中華民國定都南京,1912年2月29日,發生北京兵變。袁世凱上台定都北京,直至1927年北洋政府垮台。而此時北京的地方體制仍依清制,仍稱順天府。直至民國三年,改順天府為「京兆地方」,直轄於北洋政府。
1912年8月24日,孫中山前往北京,與袁世凱會面。孫中山在北京舉行的國民黨成立大會中被選為理事長。1913年11月,國民黨殘存勢力被解散。1915年12月12日,袁世凱在北京稱帝,稱中華帝國,1916年3月22日,取消帝制。1917年7月1日至12日,張勳率領辮子軍復辟清朝。
1919年5月4日,北平爆發五四運動。1920年10月,李大釗、張申府、張國燾等人在北京大學圖書館成立北京共產黨小組(共產主義小組)。1921年8月,中共北方區執行委員會在北京建立。1924年5月31日,中國政府代表顧維鈞和蘇聯政府代表加拉罕在北京簽訂《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》。
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,10月,馮玉祥等人發動北京政變,推翻了直系曹錕、吳佩孚之後,皖系段祺瑞被推為臨時政府執政。1925年1月1日,孫中山再次前往北京,2月召開善後會議,3月12日,孫中山於北京逝世,幾十萬人參加葬禮,孫奉厝於北京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。11月23日,中國國民黨部分領導層在西山碧雲寺召開的「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」,即西山會議。1926年3月,北平爆發三一八慘案,段祺瑞執政府向抗議學生開槍。4月9日,馮玉祥國民軍鹿鍾麟驅逐段祺瑞,15日從北京撤退,後與奉系軍隊爆發南口戰鬥。
盧溝橋事變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。圖為當時在盧溝橋與日本軍隊對峙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戰士
1927年4月,張作霖派軍警突襲搜查蘇聯大使館,逮捕並處決了中共領導人李大釗及其同夥。6月18日,張作霖在北京建立了安國軍政府。北伐戰爭期間,1928年,北伐軍節節勝利,6月3日,張作霖乘火車離開北京,在奉天皇姑屯遭遇日本暗殺,6月8日,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商震部開入北京。6月21日,中央政治會議決定國民政府定首都為南京,北京被改名為「北平特別市」,同時撤銷「京兆地方」。1930年6月,北平被降為河北省轄市「北平市」,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「北平市」。
1945年10月10日,第十受降區受降儀式在太和殿廣場舉行
1937年7月7日,在北平盧溝橋發生七·七事變,不久北平被日本占領,並建立傀儡政權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」,將北平改名為北京。1945年8月21日,第十一戰區孫連仲部收復北京,並復名北平。
1948年7月5日,中國東北籍學生隊伍受中共地下人員鼓動遭中國青年軍隊員槍擊,是為北平七五事件,造成學生嚴重傷亡,引發了中國各地的學生運動,學生失望之餘轉而支持共產黨。[來源請求]
1949年1月31日,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北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