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之所以确信地球有外界,是因为我们站在三维空间思考。那么你可能猜想,是否在更高的四维空间也存在一个可以俯瞰全宇宙的“场所”?
维度每高一个层次,都会带来全方位的压倒性优势。
例如,三维对二维的全面碾压。两者间最大的差异在于信息量的绝对悬殊。高维空间中的信息量远超低维空间。
举个例子,我们通常把线视作一维,面视作二维,体视作三维。而二维的面包含着无数的线,同理,三维的体包含着无数的面。
二维与三维的差异较为易懂(毕竟我们生活在三维世界)。
一个简单的例子,一只蚂蚁在苹果上,从A点到B点,若蚂蚁是二维生物,它只能在苹果表面爬行。但若蚂蚁是三维生物,则可以轻易在A点打洞,直达B点,省力许多。
这就是对“虫洞”的通俗理解。
同理,假如四维空间存在,我们也可能通过“虫洞”进入高维空间。那么,这个高维空间是否就是宇宙的边界呢?
这可能取决于我们对“边界”的定义,如果高维空间算作“边界”,那么宇宙也许确实有“边界”,只是这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“边界”大相径庭,甚至是我们难以理解的概念。
其次,探讨宇宙无边界的情况。
这种情况可能如下:宇宙是有限的,但有限的宇宙并不存在边界,如同地球一样,因此宇宙没有外界。
许多人可能会质疑:若我始终朝同一方向前行(假设能永无止境地走下去),难道不能走出宇宙吗?不会遇到“墙壁”般的阻碍吗?
事实上,古人早已有此疑惑。但有限并不意味着一定有边界,正如地球有限,但我们永远找不到它的边界在何处。
若一直朝同一方向在地球上行走,你绝不会遇到“墙壁”阻挡。
我们的宇宙也许也是如此。宇宙并非平坦,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,时空结构是弯曲的,即使你一直朝同一方向前行,也无法走出宇宙。
而你认为的“直线”,在宇宙尺度面前,实际上是“曲线”,只不过是时空的曲率。正如我们在地面上行走,严格来说并非直线,只是在极小的范围内可视作直线。
宇宙在诞生之初,极其微小,从极小的奇点迅速膨胀,某个时刻一定会膨胀到与地球一般大小,之后继续膨胀至今。
总而言之,对于我们这些三维生物来说,探讨“宇宙之外是什么?”并无太大实际意义。这与蚂蚁(可视作二维生物)探讨三维世界相似,即使蚂蚁智商极高,也很难想象三维世界究竟如何。
但我们可以推测,猜想宇宙之外可能是什么,如科学界提出的“平行宇宙”概念,认为存在无数平行宇宙,每个都有自己的物理规则。比如某个宇宙,光速可能不再是每秒30万公里,甚至无限大,那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世界。
平行宇宙概念并非无中生有。思考我们的宇宙是如何诞生的,大爆炸后,四种基本作用力和光速的完美设置,才能形成我们看到的世界。若稍有变化,便形成全新的宇宙。
或许大爆炸发生过无数次,诞生了无数物理常数各异的宇宙。
未来,人类科技足够发达,能否前往物理常数不同的平行宇宙呢?
或许可以,但身体结构必须适应那里的物理常数,就像进入高维空间一样。
这些猜想,不免让人对宇宙之外的世界心生好奇,但归根结底,对我们而言,宇宙之外是什么,仍是个未解之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